線上新型消費持續升溫
- 作者:
-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
- 最后修訂:
- 2020-06-12 15:27:16
摘要:
線上新型消費持續升溫
日期:2020-04-07 09:59?來源:安徽日報?閱讀次數:3455?[ 字體:大 中 小 ]?
?直播帶貨火了。4月1日,安徽省“電商直播年”在黃山啟動,當晚,正在直播賣火箭的淘寶當紅主播薇婭為家鄉產品代言。搭載“薇婭火箭”的皖貨銷售火爆,實現銷售額2000多萬元。
?3月27日,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,“要擴大居民消費,合理增加公共消費,啟動實體商店消費,保持線上新型消費熱度不減”。
?疫情發生以來,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,成千上萬的賣家扎推直播賣貨,從數九寒冬走到陽春三月,“宅經濟”順勢爆發、活力十足。
“疫情期間單次直播2小時,圍觀的消費者相當于平時店鋪4天客流量”
?——電商直播風起,爆發出巨大市場潛力
?“這是我們新上的一款鴨血粉絲,產品內含大包嫩滑鴨血鴨雜包,開水泡4分鐘到5分鐘即可食用,方便快捷,疫情期間在家不出門也可以享受美味……”3月27日下午2點半,在安徽真心食品有限公司的直播間里,一場在拼多多上的直播準時拉開序幕,在3個小時的時間中,吸引了1.6萬多名消費者觀看,帶動瓜子、鴨血粉絲等銷售超過1.8萬元。
“復工以來,我們每天都有兩三場直播,每次在線觀眾都超過萬人。其中,最火的一次是在拼多多上,有17萬名觀眾同時在線。”真心食品新渠道事業部總經理曹義祥說,直播帶貨在疫情期間為穩定市場份額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今年以來,線上銷售額已經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倍。其中,直播銷售額累計突破360萬元,直播間訪客達到400萬人次。
“直播一下子把我們一款電熱飯盒賣斷貨了,現在供不應求,正在持續擴大產能。”榮電集團線上銷售總監曹光烽直呼“沒想到”。他告訴記者,剛復工復產的時候,如何能吃上一口熱飯成為很多上班族最關心的問題,主播們圍繞這個消費痛點,邊演示邊解說,讓觀眾更加直觀體驗到產品賣點和使用場景,極大激發了購買潛力。“今年以來,電熱飯盒的線上交易數量超過20萬臺,同比去年增長了3倍,成為疫情期間銷量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。”
?面對疫情帶來的沖擊,許多線下實體店也紛紛轉戰線上開啟了直播,導購和柜姐變主播,借助數字工具進行自救。“商城內的一家零售品牌,疫情期間單次直播2小時,圍觀的消費者相當于平時店鋪4天客流量,產生銷售額超過3萬元,相當于柜姐們在門店一天的銷售額。”合肥萬象城副總經理郝鵬說。
?直播風起,爆發出巨大市場潛力,成為當前促消費的重要抓手。“電商直播是當前網絡銷售的重要渠道,也是電子商務轉型發展的主要載體。今年將通過電商直播大賽和‘電商直播年’系列活動,為全省電商企業的發展做好品牌宣傳和營銷服務工作。”省商務廳副廳長喬興力表示。
“孩子的衣服、玩具都是通過電商直播買的”
——所見即所得,購物變得更有溫度和趣味
“我在淘寶上關注了好多母嬰直播,孩子的衣服、玩具都是通過電商直播買的。”90后合肥市民楊蕓,是一位兩歲孩子的媽媽。“平時沒事兒的時候,就喜歡逛逛直播,一方面直播購物有優惠券,價格實惠;另一方面,主播推薦,省得自己選品牌。”她說,如果出了質量問題還可以找主播維權,覺得很放心。
?楊蕓的消費習慣,近年來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日常消費方式。“進入直播時代之后,最大的改變是與消費者溝通的接觸點變多了,溝通更深入了。”曹義祥表示,直播實時為觀眾們展現產品的使用體驗,傳遞視覺、聽覺信息,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電商中消費者對產品體驗的缺失,使得消費者能夠更為直觀、全面地了解產品內容及服務信息,更容易被打破心理購買防線,產生沖動消費。
?相對線下消費,體驗感不強一直是電商的一大短板,也是消費者網購的痛點。但電商直播的一個好處就是“所見即所得”,主播與消費者的實時互動,通過直觀感受,幫助消費者建立對產品的信任感,也讓購物變得更有溫度和趣味。“大量觀眾的涌入,意味著會有更多人購買,主播就有更多收益,自然對觀眾就更加熱情,互動也更加熱烈,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商業循環。”曹光烽認為。
?在采訪中,不少業內人士表示,直播帶貨走紅,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消費群體在發生變化。“過去十幾年,70后、80后是電商的主要消費人群,而現在,95后開始走向工作崗位,逐漸成為消費的主力軍。”安徽糧悅大吃兄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石磊告訴記者,90后、95后都是伴隨網絡成長起來的,他們上網時間長、線上消費高、娛樂需求多,更喜歡于接受更形象化的東西,直播恰恰滿足了這一需求。
“今年疫情客觀上加速了電商直播的發展,成為推進復工復產的重要舉措。”在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看來,疫情防控期間,線下消費基本停滯,很多需求被迫轉到線上,看得見、聽得明的直播則成為聯結商家和消費者的橋梁,迅速釋放出巨大市場動能。“可以說,疫情成了企業上馬直播的催化劑,一下子就點燃了這場燎原之火。”
【小標題】“未來,直播將覆蓋到各行各業,成為中小企業的常用營銷模式”
——搶抓商業新機,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新路
?“前幾天,我們在快手上搞了一場直播,觀看人數達到了210萬,這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。”安徽高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昆明說,當天,購買轉化率達到7.8%,實現銷售額近8萬元。“在這次直播中,很多消費者愿意與我們互動,聊創業、聊產品、聊營銷,這給予了我們充足的發展信心,也倒逼我們在供應鏈上下功夫,不斷降低成本,生產更多高性價比的產品,滿足消費者個日益多樣化的需求。”
?作為去年最為火熱的新興商業模式之一,直播電商在今年迎來新的發展高潮。“抗擊疫情給了直播平臺一個發展的機遇,無論是線上賣家還是線下店家,都通過網絡直播拓展了發展空間,形成了共生、共贏的關系。”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表示,網絡直播的作用不僅僅在銷售端,還將逐漸滲透到生產端、流通端和供應鏈,為行業和企業賦能、賦智。“未來,直播將覆蓋到各行各業,成為中小企業的常用營銷模式。”
?“直播帶貨的興起,只是營銷方式的改變,商業的本質并沒有改變,說到底還是內容營銷,這需要商家做好‘內容’這門功課。”曹光烽表示,疫情之下,很多像榮電這樣既有線上渠道,又有線下通路的企業,一改傳統電商的營銷方式,通過直播構建帶貨場景、用短視頻傳遞營銷內容等方式,快速搶占了市場,探索出一條數字化轉型新路。
?直播與線上線下的傳統營銷方式應該是互相補充、互相促進發展的,既不會曇花一現,也不會替代線下模式。”石磊表示,消費者的閑暇時間是碎片化的,而直播的時間卻是固定的,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場景、所有的商品都適合直播,也不是所有人都愛看直播。“可以肯定的是,數字經濟時代,直播作為電商營銷新模式將在電商行業內長期存在,成為電商企業拓展市場的重要手段。”
?隨著5G時代的到來,互動性強的直播電商不僅受到消費者的喜愛,也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視。“為推動直播在更多商貿領域應用,今年肥東在縣域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中,新增了支持直播新零售政策條款,大力發展‘線上引流+實體消費’新模式,促進消費市場提質增容。”肥東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主任丁勝告訴記者。